新闻网讯(学生记者 鄢宇航 曹萌梦)2021年暑假,新一轮疫情再度来袭,年轻的长大学子挺身而出,全力以赴,一往无前。在长大校园,他们是积极进取的有志青年;在抗疫一线,他们是不畏艰辛的志愿先锋。他们所展现出来的,正是长大学子的抗疫力量。
这是一支6个人组成的志愿者团队
8月2日晚,新风社区进行第一次核酸检测,我学院於国旺、常成龙、赵开德、田嵩、闫景维、徐昊6名大四考研学生,放下复习资料,投身核酸检测现场,做起了志愿者。他们从晚上6点多开始维持现场秩序,登记受检信息,协助抗疫工作人员忙到凌晨三点多,第二天一大早接着干,一直到中午11点多才结束。
据於国旺介绍,他在楼下碰到宿管阿姨,得知当晚要做核酸检测,时间紧任务重,他马上叫上了同院的其他五位好友,直奔现场。因为是学院里的学生干部,在协调安排方面很有经验,於国旺根据需要,从学院学工办借来了话筒音响,搬来了凳子,并给同行的同学合理分配好了任务。
“有校内的同学,有汉科、新风宿舍的同学,还有周边的一些住户,人很多,排起了长龙。”去年上半年,於国旺在家乡黄冈做了一个半月的志愿者,这一次,他有足够的经验,在面对这些情况时,他毫不慌乱。因为是手写登记,且信息量之大,他们6人就轮流进行,一笔一画,一滴滴汗往下掉,手酸了就换下一个上。现场人山人海,他们拿起话筒叫号,有条不紊地对人群进行疏散劝导。他们密切配合,原本嘈杂无序的人群逐渐成了一字长队,大家相互间隔,彼此谦让。
凌晨三点多,检测试剂用完了,6个志愿者们才得以稍微眯了一会。第二天一大早,他们又接着干。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一直到正午,眼看着排队的人越来越少,他们的工作才稍微缓下了,可那正是太阳当头的时候。衣服湿了又干,嘴巴全枯了,嗓子都喊哑了,好在6个年轻小伙子坚持了下来。在他们的参与下,我校顺利完成了第一次核酸检测工作。工作结束后,宿管阿姨向他们道谢,夸他们是长大青年该有的模样,他们6个人简直就是一支强有力的团队,还表示如果后续还有检测工作,希望他们能够再去出一份力。
“看到第一次核酸检测结果全都是阴性,我很欣慰,看来特意为第二次检测准备好的电子表格暂时用不上咯。”於国旺打趣地说。
抗疫一线就是最好的实训场
中文(师范)11901班的万方明是所在团支部的团支书,平日里勤奋好学,心系同学,是一个热心肠的好榜样。暑假期间他也没闲着,报名参与了当地大学生实习实训项目,本打算为村子里的小孩子们讲讲课,也借此机会锻炼一下师范生的技能,可培训班开办了一个星期,新一轮疫情突袭,项目只得紧急叫停了。实习实训的负责人跟他讲,村委会还缺人手,要不过去给帮个忙。万方明得知后,二话没说,当天就赶到村委会报名了,由教育战线转战到投入到抗疫一线,万方明不愿停下脚步。
“喂,是李阿姨家吗?我们是村委会的,您上次接种过疫苗吗?”
“刘叔,你们家下午可以过来打疫苗了,记得带上相关证件哈。”
“您还记得我不?我是小万,我们明天上午去看您,您这几天可别到处乱走了,身体要紧。”……
这是万方明的首要工作,他需要挨家挨户收集村民信息并汇总,还要留心村民们的大致行动轨迹,对外出返乡的村民进行摸底排查,确保一方村民的安全。有些村民联系不上,万方明还得像老师一样反复去“家访”。当遇到有些村民沟通不耐烦,不接受排查等不配合情况,万方明还得苦口婆心,解释疫情的严峻。
“下一步要开始全村核酸检测了,前期准备我们已全部完成,等医务人员一到就可以开始了。”万方明做好了心理准备,他说,不管有多忙有多累,村里的这“疫”战,他要打得漂亮。
工作繁杂,他却甘之如饴
晚上十点,被小山环绕的村庄已经在夜色中熟睡了,只有村里的那栋小楼还亮着灯,那是湖北十堰茅箭区百二河村委会,来自机械11903班的张吉琛正在楼里伏案工作,他要尽快将最新收集到的数据制作成报表。
做志愿工作一直是张吉琛的心愿,去年因为滞留在老家隔离,没能做成,今年暑假看到招募消息后他马上就去申请,经过培训,张吉琛从7月23号开始接手百二河村的防疫工作,负责统计新冠疫苗接种信息,参与每日轮流消杀工作,向社区报送片区防疫进展信息等,工作很是繁杂。特别是进入八月份,因为连续的暴雨,山洪冲垮了后山,防汛警报拉响,村委会的工作量大幅度增加,因为人手不足,加班便成了家常便饭,张吉琛虽然只是志愿者,但他丝毫不敢松懈,哪里需要帮忙他就去哪里,晚上11点下班归家成了常态。
“那会儿看着公共场所门口的小桌和测温枪,就觉得这志愿工作应该是很轻松的,直到今年亲身体验才发现真的很不容易。”张吉琛说。村民信息要实时更新,需要村委会走访调查。近40度的高温,几十户村民,张吉琛一行人挨家挨户地采集信息,烈日当头,蝉声聒噪,小路难行,他们一边统计信息,一边给村民们宣讲防疫知识。统计完信息后,他们带着被汗水浸透的口罩衣衫和疲惫的四肢回到村委会,喝口水,就开始制作信息报表。
繁杂的工作,持续的加班,别人眼中的苦不堪言,张吉琛将之视为对自己的磨练也是对家乡的回报,希望尽己之力护一方平安。
一根电话线,串联千家万户
历史11801班的王欣月家住宜昌,为了让自己得到更好的历练,暑假期间她申请了家乡村委会的实习,目前已经实习快一个月了。王欣月最常做的事情就是给村里各家各户打电话核查信息,排查村民接种疫苗的情况,通知村民及时接种,做好疫情预防等等,她办公桌上的电话机不停地被拿起又放下,一个月下来,那张长长的花名册被画满了各种标记,村里各家各户的情况她都有了大致的了解。
王欣月所在的王家坪村外出务工经商的人很多,有的还在城里安了家,留下来的都是老人,村委会保留的各家联系方式也多是村中老人的电话号码,所以日常打电话沟通会有些困难。还有村民更换了电话号码,村里信息更新不及时就会导致找不着人的情况,遇到这种找情况,王欣月就需要通过寻找对方的亲友来查询联系方式,然后进行信息核实和沟通,并登记在册。小小的一台电话机,传递着村委会对村民的关心,也是全村信息沟通的重要桥梁。看似简单的工作,实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仔细,王欣月和她的伙伴们始终保持着对待工作的小心谨慎,为疫情防控筑牢基底。
“以前最关心的就是自己和家人的安全问题,但是现在我会主动去承担起为社区服务,守护大家的生命安全的责任。”王欣月说。
一家三口齐上阵,各个都是干劲十足
中文(师范)12002班的张雨欣,一家三口全是志愿者。最开始是女儿张雨欣看到了社区群里的志愿者招募消息,一直想为社区抗疫做点事情的张雨欣立马报了名,并接受了工作培训。后来,因为荆门疫情较严重,又连续高温,社区的防疫工作很缺人手,张雨欣的父母商量后决定干脆全家一起出动,为抗疫做点事情。
女儿加入了社区居民的食物采买工作,清点物资核对信息,确保物资精准投放;父母二人穿上志愿服在大街小巷奔走,宣传疫情防控知识,劝说商户们歇业防疫。“我经验不是很丰富,找订菜的居民住所有点费劲。”张雨欣有些不好意思地说。但是社区居民都很配合工作,同行的队友互帮互助,这让张雨欣的工作顺利了不少。一天的工作结束后,一家人聚在一起聊天,哪家的位置很不好找?哪家超市的老板很好说话?全家一起为抗疫出力,这让张雨欣很开心。
去年疫情期间,高三生张雨欣居家复习备考,今年的志愿者张雨欣,走出家门切身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抗疫工作者的艰辛,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感。“之前意识不到竟然有那么多人在各个岗位为我们默默地服务,今年走出去才发现,我们之所以觉得幸福,是因为有人在替我们遮风挡雨。”张雨欣说。
(编辑 张晨露)